大数据与会计专业《会计学基础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

发布日期:2021-12-08
false高职(1):
课程名称 |
会计学基础 |
授课对象 |
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|
||
授课内容 | 认识会计工具——原始凭证填制 |
课时 |
2.00 |
||
课程类型 | A.思想政治理论课;B.通识课;√C.专业课;D.实践课; | ||||
教学目标 | 知识目标: 1.理解会计凭证的含义和种类; 2.了解填制会计凭证的意义; 3.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格式; 4.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内容和方法。 能力目标: 1.能辨别会计凭证的真伪; 2.能审核并能填制会计凭证; 3.能整理并装订会计凭证。 思政目标: 1.诚实守信,遵纪守法、拥有合规意识; 2.客观公正,敬业爱岗的优良品质,切实保护国家、社会公众及投资人的利益。 3.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意识。 |
||||
课程思政 | 融入知识点 | 会计凭证的取得和填制。 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。 |
|||
融入方式 | 案例融入、合作探究、角色扮演融入、渗透式融入。 |
||||
思政元素 | 客观公正 诚实守信 法治意识 团队协作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严谨细致 规则意识 发散性思维 工作作风 遵纪守法 会计思维方式 实际动手技能 学习态度 爱岗敬业 注重国家利益 合规意识 | ||||
思政资源 | |||||
思政案例 | |||||
教学实施 | |||||
教学引入 | 知识结构:基础知识较为薄弱,理解抽象问题较为吃力,形成专业性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较长时间,要有教师指导。 学习态度: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、希望再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,小部分同学自由散漫,对完成学业无规划。 学习能力:学习逻辑推理性和抽象理解性的知识有难度,对感兴趣的已有知识有继续钻研的能力,希望快速获取知识。 职业素养:个别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,意志力不够坚定,容易受外界事物干扰,团队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,绝大部分同学能遵规守纪,具有法制意识,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增强,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。 学习行为:收入学前学习习惯的影响,没有良好的学习和作息习惯,部分同学上课睡觉,注意力不够集中,学习缺乏自律性。 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: |
||||
教学展开 | 【案例导入】 (1)常见生活中有哪些票据呢? (2)陈明同学为班级购买了一个篮球,他该如何到生活委员那里报账呢? 【问题】 你认为凭什么给陈明报账? (1)凭已回来到手的篮球? (2)凭买回篮球的凭证? 学生讨论探究: 1、篮球是报销最好的证据? 2、所取得的一切凭证和票据? 3、空白的能否作为报销依据呢? 【引入新知】 一、原始凭证的概念 原始凭证又称“单据”,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,用以记录、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。 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,是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直接产生的,是经济业务的最初证明,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书面证明文件。 二、原始凭证的种类 启发探究: 现实生活中你曾见过哪些原始凭证? 【学生讨论】 公交车票、长途汽车票、火车票、飞机票、住宿发票、餐饮发票、买药的发票等等。 教师补充:凭证取得的合理、合法、有效性。 三、原始凭证内容 【启发探究】1、原始凭证包含哪些内容呢? 【学生归纳总结】 2、又该如何填制原始凭证呢? 四、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、明确经济责任和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,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,会计准则有明确的规定如记录真实、手续完备、内容齐全、书写规范、填制及时等。 【导入视频】 【内容渗透】财务造假案例 合作探究 |
||||
教学总结 | 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见的车票、飞机票、购物发票等引入凭证的概念,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,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,问题案例的引入,激发了同学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,增强了对专业知识的认同感。 从凭证概念、种类的引入,再到实际动手操作的小组探究式学习,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,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,培养了实践技能,凸显了团队协作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,反面案例的引入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,培养了遵纪守法、廉洁自律的意志品质,课程思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。 |
||||
目标达成检测 | 课前预习: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单,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并自主完成学习通资源相关学习; 课中探究:引入案例,利用项目教学法、情境教学法、启发式教学、自主探究法与合作探究、讲授法并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教学课件、学习通为抓手,实施翻转课堂引领学生对知识点的进阶学习; 课后延伸:课后完成学习通布置任务拓展延伸,线上检验学习成果,线下开展社会实践,信息化手段支撑全过程。 通过本次课学习,学生能够了解原始凭证的主要内容及填制要求,理解原始凭证主要内容,基本掌握了原始凭证的方法,会正确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。反面案例的引入,让学生养成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,同时养成会计思维方式,认真的学习态度,树立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,一系列财务造假案例,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法治社会下,养成规则意识、法制意识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。 |
||||
教学反思 | 1.构建“组合式教学法”,将不同教学方法交替运用于不同教学内容中,先理论——后方法——再实践教学法,以问题为导向,带着问题学习理论,再将学到的知识在实习、实践中应用,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;引入大量案例,尤其是反面案例辅助课程内容的讲解,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。通过实际情景模拟,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,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思维。 2.引入生活中案例,直观形象,拉近学生与会计工作岗位的距离。 3.理实结合,手脑并用,学做合一,既提高了教学效果,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。 4.由浅入深,层层递进,符合学生认知规律,也体现了知识的延伸、任务的递进。 5.思政内容的融入过于纠结细节,想到哪里做到哪里,没有通盘考虑,知识和思政的衔接性还需进一步提高。 |